一、微专业简介
大庆师范学院人工智能微专业,由机电工程学院牵头,植根于信息技术专业集群,融合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学科优势,打造跨学科课程体系。通过强化基础理论、提升实践技能、项目驱动教学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课程内容涵盖AI核心技术及跨学科应用,拓宽国际视野。与华清远见集团等企业紧密合作,将产业需求融入教学,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致力于培养能在科研、高新技术企业、金融及政府部门等领域从事AI相关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微专业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和方法;
2.熟悉相关数学基础,如线性代数、概率论与统计等;
3.了解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
1.具备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开发和优化能力;
2.能够进行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相关技术的应用;
3.具备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备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2.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跨学科合作能力;
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设置
7门精心设计的课程,总计12学分,带你全面掌握人工智能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从理论到实践,一步到位!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上课方式 |
开课学期 |
备注 |
理论 |
实践 |
线上/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 |
1 |
人工智能导论 |
1 |
16 |
16 |
|
线上 |
Ⅰ |
|
2 |
数学基础与数据结构算法设计 |
3 |
48 |
48 |
|
线上线下混合 |
Ⅰ |
|
3 |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 |
2 |
32 |
32 |
|
线上线下混合 |
Ⅰ |
企业 |
4 |
人工智能与数据分析综合实训 |
1 |
24 |
|
24 |
线下 |
Ⅰ |
企业 |
5 |
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 |
2 |
32 |
32 |
|
线上线下混合 |
Ⅱ |
|
6 |
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
2 |
32 |
32 |
|
线上线下混合 |
Ⅱ |
|
7 |
人工智能应用项目实践 |
1 |
24 |
|
24 |
线下 |
Ⅱ |
|
总计 |
12 |
208 |
160 |
48 |
|
|
|
注:微专业开课学期以开班当学期Ⅰ与下学期Ⅱ两个学期表示。
四、师资力量与运行条件
1.微专业负责人-杨桂花
女,博士,副教授。大庆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负责人,长期从事深度学习、医学图像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省级课题1项,市局级项目2项,校级项目3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检索5篇,EI检索6篇,核心1篇,出版教材1部,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市级学术成果三等奖4项,“双师型”教师,指导学生获奖二十余项,校一流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负责人。

2.金牌讲师-张丽丽
女,博士,教授,大庆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电子信息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遥感图像处理、深度学习等研究工作。主持并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省级项目3项,市局级项目2项,校级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8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市级科研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2项。主持教育部教研项目1项,参与省级教改1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

3.金牌讲师-许有军
男,博士,副教授,201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主持或参与各级教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曾获市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主编教材1部。指导省市级大创项目5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1项。

4.金牌讲师-崔峰
男,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大庆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科研副院长,主持完成市局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教改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研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教研论文3篇,其中北大核心2篇,EI检索3篇。出版教材2部,合计10万字。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1项。获市级学术成果三等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指导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20余项,其中A类二等奖1项;2018年5月获聘校“双师型”教师;擅长组织、指导大学生第二课堂科技创新活动,在工科专业课教学中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同行业企业交流、合作开发课程。

5.企业金牌讲师-苏腾
苏腾,华清远见金牌讲师,高级工程师,工学硕士,历任多家国家重点软件企业人工智能研发工程师,项目研发及实战经验丰富,擅长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框架等技术,特别是TensorFlow、PyTorch、Scikit-learn、Paddle等。

6.运行条件
真实项目经验:与领先企业合作,参与真实的人工智能项目,从问题定义到解决方案实施,全面提升你的实战能力。让你的作品不仅停留在纸上,还能真正落地!典型案例包括人脸识别、工业流水线检测、车牌识别、垃圾分类等等。
专家面对面:定期邀请行业大牛进行讲座和工作坊,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确保你的学习内容紧跟行业前沿。听听大佬们的故事,少走弯路,多走捷径!

五、学费
微专业按照我校相关标准收费,1200元/生。
六、学制、成绩及证书
1.人工智能微专业修读年限为2个学期。
2.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可获得我校颁发的人工智能微专业结业证书。
3.非学历教育,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备注信息,不授予学位;未能完成微专业修读的本校学生,已修读的微专业课程学分可替代通识选修课学分。
七、招生对象及要求
人工智能微专业面向大庆师范学院各专业全日制本科二年级以上学生招生。报名条件如下:
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
2.对人工智能有浓厚兴趣,愿意在此领域深造;
3.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编程能力。
八、报名方式
请于4月15日24:00前扫描二维码报名,同时可进入QQ群咨询具体事宜。


供稿人:杨桂花
审稿人:王玉玲
审定人:刘永皓